聚合转债首日涨幅创纪录 可转债投资风险不可不防
炒股就看,聚合权威,转债涨幅转债专业,首日及时,创纪全面,投资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风险 原标题:每经热评|首日涨幅创纪录 可转债投资风险不可不防 每经特约评论员 曹中铭 4月19日是不可不防聚合转债挂牌上市的日子。与市场人士预测该可转债可能表现平平不同,聚合无论是转债涨幅转债在集合竞价阶段,还是首日在尾盘阶段,聚合转债都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创纪一面,且在当天创造了沪深股市可转债上市首日的投资涨幅纪录。个人以为,风险对于投资可转债,不可不防风险防范仍然需要置于首要位置。聚合 聚合转债上市首日的表现堪称“疯狂”。在集合竞价阶段,该可转债涨幅即达50%。根据规定,当可转债盘中涨跌幅超过30%时,将停牌至14时57分重启交易。而在尾盘复牌后,聚合转债上涨势头不减。在短短的3分钟交易时间内,聚合转债最高上涨至300元,与150元的复牌价相比,实现翻番。尽管此后有所回落,但最终仍然以上涨133.52%报收,新的纪录由此产生。 与增发、配股等一样,可转债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近些年来,定增由于程序简单、费用低廉、易于成行等方面的优点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但选择可转债实施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亦不在少数。客观上,可转债亦股亦债的特性,让投资者能够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 与聚合转债挂牌首日的牛气冲天相比,其正股2022年以来一直处于持续的调整中。相对于今年1月7日创出的17.77元的高价,聚合顺目前不到12元的股价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正股表现如此疲弱,而可转债却如此疯狂,个中并非没有原因。 比如市场上有观点认为,聚合转债能够创造历史,既与该公司所属行业有关,也与其业绩有关。聚合顺类属于化学制品行业,也是一家新材料企业,该公司产品尼龙6切片定位于高端产品,这对市场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从业绩上看,公司近年来业绩增长强劲。与2020年相比,2021年实现净利润增长一倍以上。 实际上,聚合转债受到市场资金的热炒,个人以为更与其较小的发行规模密切相关。此次聚合转债发行规模为2.04亿元,与某些上市公司动辄超过10亿元的规模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较小的规模,更有利于市场资金的炒作。如果聚合转债发行规模较大,情形或许大不一样。 但是,聚合转债涨幅巨大,导致其转股溢价率飙升至182%,也意味着转债走势已透支正股上涨前景。由于目前聚合顺股价在12元左右,而目前确定的可转债初始转股价格为14.63元,如果今后不下调转股价格,转股将会产生亏损。事实上,这也是可转债的风险所在。 可转债虽然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性,但个中的风险同样不能忽视。一方面,可转债实行T+0交易模式,虽然有利于活跃交易,但也容易导致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因而也隐藏着风险。像正股股价的涨跌,往往会影响到可转债价格的涨跌。与股票一样,高买低卖同样会产生亏损。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一般都会设定提前赎回的条款。比如,在转股期内,如果上市公司股票在任何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含130%),将触发提前赎回条款。如果赎回前投资者出现失误(如忘记转股),损失就有可能出现。比如宁建转债今年4月11日收盘时,未转股可转债市值为1903.95万元,但收盘后,上市公司将按照转债面值+利息进行结算,导致这部分可转债市值降至1301.96万元,投资者直接损失达601.99万元,幅度超30%。 因此,对于可转债,投资者对于相关知识需要有一定的了解。转股与否,转股价格与正股股价是衡量的唯一标准。如果转股价格低于正股价格,转股才有获利可能。否则,还是老老实实等上市公司赎回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营收44.81亿元、亏损同比收窄64.62% 顺丰同城年中交卷:即配市场将引发“边界想象”?
- 中国证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暂行规定》
- 老旧电子产品爆红,靠谱吗?
- “转贷降息”暗涌
- 深圳全市暂停三天?系严重误读
- 小摩增持康龙化成39.86万股 每股作价约51.35港元
- 罗熹不再担任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党委书记
- 日本经济难以支撑大幅加薪
-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 银保监会出手!渤海银行被罚1660万元 因违规发放商用房贷款等
- 最高浮盈超400%!公募基金参与定增热情高涨,明星基金经理也出手了!
- 南京:抢抓数字贸易新赛道
- 央行、银保监会: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
- 接送孩子车辆 注意依规通行
- Shopify股价大跌近16%,“木头姐”大手笔买入
- 最高法首次发文支持碳达峰碳中和,近六年审结涉碳案件112万件
- 金融街论坛多方聚焦:新阶段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相互助力
- 暴力提升自己推文优先级千倍后,马斯克称年内找到推特接班人,大谈AI威胁
- 光大期货:2月17日软商品日报
- 博时基金赵宪成:2023年港股总体表现或“进二退一” 震荡上行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