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规划养老 太早了吗?
原标题:个人养老报表4 | 90后规划养老,后规划养太早了吗?老太 转眼间,90后们都已加入了“奔三”、后规划养“奔四”大军,老太大家发现,后规划养养老的老太问题常上“热搜”,听起来养老似乎还比较遥远,后规划养那么到底什么时候开始着手准备和规划呢?老太现在开始早不早? 复利效应的存在,让答案更加坚定直接,后规划养四个字: 越早越好,老太通过社保缴费积累,后规划养 领取更高养老金,老太需要“尽量更长的后规划养时间” 按现行制度,无论是老太参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还是企业年金,养老金领取水平同缴费年限完全成正比,后规划养缴费年限越长,领取养老金水平越高。要领取更高的养老金,需要尽量长的缴费年限。 实现品质养老, 达成财富储备目标,需要“尽量更长的时间” 开展养老储蓄的本质是将人们生命周期内的收入进行重新分配,也是将高收入年龄段的部分消费转移至退休后。我们曾测算过,对普通工薪阶层而言,要实现品质养老所需资金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尽量不影响当前消费的情况下,“小步早走”开展积累,达成目标,需要更长的时间。 提高养老储备投资收益, 让养老再无后顾之忧,需要“尽量更长的时间” 你无法预测,养老储备金开始启动多元配置时,资本市场是有幸处于“遍地黄金”的底部区间,还是不幸立于风险积聚的牛市顶点。因此,我们需要用时间、耐心和科学的配置策略来平滑波动,力争穿越牛熊;我们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利用复利效应“滚雪球”,在退休前积累更高的投资回报,摘下富有魔力的“复利之花”! 复利+时间 推迟1年“代价”也不小 对于尽早启动养老储备的问题,表面上看是个人理财行为,深层次看是一场理性和非理性认知的“较量”。 养老储备是一项比较特殊的经济决策,决策需在人生早年做出,但结果直到晚年才显现。从人们做决策心理看,推迟做出困难的决定,会感觉更舒服,尤其是在做一些无法立即带来回报的决策(如启动养老储备)时,很多人没有自控力,甚至永久拖延。 不仅如此,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对近期的风险(如疫情)会更加敏感,对远期潜在风险的反应则比较迟钝。这样,“奔三”、“奔四”的年轻人,常会会陷入似乎“道理都懂”,但无法克服心理弱点,在“精神内耗”中慢慢吞噬了时间赋予的机会和价值。最后导致看似遥遥无期的养老储备,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拖延陷阱”,当未来发现储备不足,想纠正错误时,已无法挽回。 90后们可能也会想:“我还年轻,只拖1年甚至5年再动手也不迟啊,似乎影响也不大?” 但是,实际上,正是因为复利的存在,会导致差别很大! 我们来做个测算: 假设小王计划每年年末固定为养老储备12000元,直至60岁退休。 小王从25岁当年年末开始,或者只晚1年从26岁开始,亦或拖延至30岁、35岁“奔四”了再启动。最终累计储备额差别是巨大的(见下表)。 表:不同收益率水平下累计养老储备额(万元) 注:数据进行了四舍五入处理。收益率仅为模拟测算使用,不预示未来。 可以看到,哪怕只晚1年启动养老储备,开始进行投资配置,每年投资收益率同样是5%,到60岁储备积累额就会相差7万元,如果投资收益率提高,储备额差距会更大。 同样按5%年收益率进行假设,如果晚10年,拖延至35岁再启动:最终储备额会将减少54万元。如果投资配置得当,期间年收益率可提高到8%,最终储备额差将减少129万元。 富达国际和蚂蚁财富2021年10月联合发布的《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中显示,在已经开始为退休储蓄的群体中,年轻一代(18-34岁)受访者开始长期储蓄的平均年龄在31岁;而35 岁及以上人群开始长期储蓄平均年龄为43 岁。从调查数据看,目前大家为养老做准备的起步时间较晚,根据上面的测算,将比较明显地影响养老金积累,进而影响养老生活品质。 小伙伴们,不要让短视和漠视侵蚀未来的生活质量,养老理财规划的启动时间越早越好,开始提取的时间越晚越好,这样储备积累的规模会更大,更能够充分享受复利效应。 用远见和定力,克服心理弱点,理性认知,提早准备,坚持下来,让决定养老储备时间、养老储备总金额的主动权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上数据来源于易方达投资教育基地)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多地挂牌第五批土地出让,土地出让模式从集中出让转向常态化
- 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
- 美联储官员最新表态!未来加息路径,或有重要变化→
- 建银国际:予瑞声科技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升至20.5港元
- 视频|抑郁自杀?俄石油巨头董事会主席去世 在医院坠亡
- 我国首艘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1”投入使用
- 辽宁方大:隐形大佬
- 大连:引导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人群“应种尽种”
- 北交所副总经理王丽:将打造审核更高效、预期更明确的中小企业上市路径
- 光大期货:11月15日矿钢煤焦日报
- 山西省煤炭增产保供调度会召开
- 喜迎二十大 砥砺再出发——国信期货学习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
- 专访|法国驻华大使罗梁:欧洲各国“抢气”的说法有点过时了
-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计划在有生之年捐出自己1240亿美元净资产中的大部分
- 石家庄市今日恢复部分免费核酸检测网点
- 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支持优质房企合理使用预售监管资金
- 德信中国拟将今年12月到期的优先票据进行交换要约
- 得物隐私博弈,用户永处下风
- 蒂姆・库克:在经济不确定的情况下,苹果正非常谨慎地招聘员工
- 峰米投影双11战绩创新高:销售额增长45%,激光电视达成五连冠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国君90后策略首席陈显顺或离职:下一站大概率博时基金
- 两部门:人工关节集采中选产品以含伴随服务费的中选价格为支付标准 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 上海曙光医院组建294人医疗队支援临时隔离收治点医疗工作
- 史上最大加密货币黑客事件之一:区块链平台Ronin超6亿美元加密货币被盗
- 牛散赵建平、葛卫东、方德基等最新调仓一览,这只标的或贡献5600万浮盈
- 全球央行中的“逆行者”:为控制收益率曲线日本央行再度加码购债
- 拐点时机已至?A股6次重要阶段性底部反弹特征梳理
- 对话Babycare:如何从一款婴儿背带到母婴品类全面开花?
- 段永平抄底茅台:10年或更久角度看 没发现任何A股公司比茅台好
- 【建投点评】美盘逼仓行情下,郑棉弱势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