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车科技借壳上市,为打一场价格战?
撰文 | 孙晓巍编辑 | 杨博丞 近日,车车场中国汽车保险科技公司——北京车与车科技有限公司的科技实质控股股东车车科技于1月29日与美国纳斯达克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Prime impact acquisition I ( NASQ:PIAI)签订业务合并协议,公告将于年内三季度完成借壳上市。借壳 细数保险业务美股上市公司,上市上一家还是为打在两年前水滴筹,在这两年间,格战中概股在美股市场可谓水深火热,车车场直到去年下半年中美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之后,科技中资企业赴美上市才接近重启。借壳在这种情况下,上市车车科技选择在2023年开年宣布赴美上市的为打消息,实在是格战一招大棋。 01. 借壳上市,车车场车车赶了一波美股流行风 实际上,科技车车科技本次选择借壳上市,借壳着实赶了美股流行风。 据了解,在美股中,以SPAC代替传统IPO,正在成为一种快速、高效的融资手段。SPAC方式,是借壳上市的创新融资方式,但与买壳上市不同的是,SPAC自己造壳,即首先在美国设立一个特殊目的的公司,这个公司只有现金,没有实业和资产,这家公司将投资并购欲上市的目标企业。目标公司将通过和已经上市SPAC并购迅速实现上市融资的目的。 具体到操作过程,如果找到合适的目标企业,在进行一系列尽职调查之后,SPAC全体股东将会投票决定是否要与之合并。如果多数股东同意合并,那么该企业将获得SPAC投资者存入托管账户中的资金,而SPAC的投资者也将获得合并后公司的一部分股权作为回报。由于SPAC在合并前已经是纳斯达克或者纽交所的上市公司,所以新公司无需再进行其他行动,直接自动成为纳斯达克或者纽交所的上市公司。 对比传统IPO上市方式,SPAC方式不仅节省时间,费用也相对低很多;而相对于传统的买壳上市,SPAC的壳资源干净,没有历史负债及相关法律等问题。 正是因为优势众多,SPAC上市企业在近年越来越多的出现资本市场当中。据SPAC Analytics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11月底,美国已有552家公司通过SPAC合并方式完成上市,SPAC的募资金额占上市募资金额的比例也从2019年的19%提高到了68%,其在融资市场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回到车车科技本次上市计划,该收购公告显示,车车科技的投资前股权价值为7.6亿美元,在拟议交易合并后,新公司估值约为8.41亿美元,每股价格为10美元,该交易预计将为车车科技带来约6800万美元的总收益,并有可能获得额外融资。该公告称,车车科技和Prime Impact的董事会已经一致批准了该拟定交易,并在双方股东及纳斯达克交易所批准交易后,预计将于2023年第三季度完成。 也就是说,车车科技如果顺利的话,将在今年秋天与投资者见面,凭借美股这股SPAC上市流行风,车车科技对自己的市场表现自然有着更高的期待了。 02. 并购,车车突出重围的杀手锏 实际上,在车车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并购行为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据公开资料显示,车车集团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北京,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130个服务机构,同时在北京、广州设有研发中心,主要投资方包括腾讯投资、顺为资本、中金汇财、宽带资本CBC等机构,累计风险投资超过10亿元人民币。而在艾瑞咨询报告显示,车车集团已经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大的独立汽车保险服务技术平台。 但在这之前,作为保险科技创业公司,车车科技被大家所知,是通过与泛华金控的并购交易。 2018年,汽车保险市场传出消息:车车科技有意收购泛华金控相关业务。据资料显示,泛华金控当时拥有31家保险代理公司,2家保险经纪公司及3家保险公估服务公司,地面保险销售及服务网络覆盖29个省份,销售及服务网点近900个,同时拥有超过40万保险代理人和1200名公估师,是国内知名的第三方金融服务集团。 不过,比起泛华金控,当时的车车科技体量根本不在一个级别,那么,泛华金控身上有什么吸引车车科技的东西,能让其不顾体量差距上演以小吞大的戏码呢? 据公开资料显示,车车科技创始人张磊出身IT信息化领域,而切入的业务恰恰是保险,在积累了足够的跨界资源后,在2014年,他率领车车科技杀入互联网保险领域,凭借车险智能引擎推荐产品打开市场后,先后与国内50家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创建了车险垂直交易平台。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挖掘,车车科技把握时机移植了百度地图、途虎养车等100多家超级流量端口,覆盖资讯、出行、汽车导购、二手车、保养、售后、金融、消费等场景,意图建立打通车险互联网全产业环节。 但在这时,车车科技距离整个商业闭环还缺少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拥有保险中介牌照。 在当时,保险中介一直手握着最重要的客户资源,在产业链条当中的话语权极重,同时保险中介资源在市场中又是稀缺的,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为获得保险中介渠道,竞相提升手续费率。在当时,手续费率达到了40%甚至50%以上的地区,非常常见。 在稀缺市场资源成为自己商业模式成为最后一块拼图时,车车科技也就对泛华金控旗下车险业务板块志在必得了。毕竟,在收购完成后,车车科技不但可以获得全国市场保险中介牌照,还能一举复用泛华金控超过遍布100多个城市的基础设施网络,以及辐射全国100%地市,下沉87%县域的车险服务团队。 如此巨大的产业链构建机会,车车科技自然无法忽视,这笔以小博大的并购发生后,市场也同样哗然。 03. 车险市场迎来新格局, 2023年将会掀起价格战? 就在车车科技公告美股借壳上市的同一时间,另一则市场消息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日前,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由0.65至1.35扩大为0.5至1.5。这个自2020年9月车险综合改革实施以来,又一次重大的费用改革措施,市场分析认为有可能在2023年掀起车险价格战。 实际上,车险改革关于“降价、增保、提质”的阶段性目标正在逐步实现。据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消费者车均保费为2784元,较改革前大幅下降21%,87%的消费者保费支出下降,为车险消费者减少支出2500亿元以上;保障程度明显提高,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交强险保障金额由12.2万元提升至20万元。与此同时,车险市场也在逐年扩大,中汽协1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增长态势多年未减。 在质价齐升的市场态势下,进一步加大车险综合改革已经变得势在必行,而上下限同时扩大的自主定价系数也被市场解读可能引起短期价格战的改革措施。 例如华创证券认为,车险企业依靠更大的系数实现灵活定价,提高风险与保费的匹配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车险企业在紧跟变化的市场,把握客群消费习惯,以数字化形式将影响商业车险价格的主要因素如自主定价系数、无赔款优待系数、交通违法系数进行量化追踪,实现客户画像精准衔接,特别是车险企业可以根据车型、车主年龄、驾驶习惯、行驶里程、销售渠道等多个因素自主设置产品模型,可以极大的丰富产品类型,在客群与市场之间搭建起一条更具弹性的双向选择通道。 但在这个过程中,像车车科技这样的市场头部玩家,在这次扩大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的改革过程中,势必后受到后发玩家以价格换份额的市场挑战,但长期来看,车车科技这种体量巨大、渠道完善、融资手段多样的企业显然是护城河更易构建的一方,毕竟单一价格战切入市场的话,对资金需求、市场整合的要求过高,小玩家背后没有巨头进行支撑的话,很难与车车科技长时间抗衡。 不过,无论怎么说,2023年的车险市场,车车科技肯定迎来一系列充满火药味的挑战。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加密监管大锤已在美国充分蓄势,或对全球产生示范效应
- 重磅 | 顺丰调整供应链业务组织架构:设立供应链运营中心 仓配事业部整合并入
- 先打价格战又进淘汰赛,奶酪市场寻求新增长极
- 观察|上海数据交易所如何运行?目前面临什么问题?
- 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征言 央行:重点防范金控公司利益输送风险
- 美共和党州长包机“甩”移民,运送至其它州,视频曝光
- 港珠澳大桥岛隧总工林鸣:桥隧建设发展需更多因地制宜的创新
- 快讯:复星国际涨幅扩大至10% 此前复星起诉彭博社
- 投中信息CEO杨晓磊:投资机构伴生科技创新,我国科创企业未来发展有四大优势
- 国办: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央行副行长张青松:坚持支付业务回归本源 规范平台企业支付业务
- “买买买”变“卖卖卖”! 这家能源巨头又出手了
- 财政部部署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发力方向: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 谋划增量政策工具
- 唐山加大煤炭价格监管力度 维护煤炭市场价格秩序
- RCEP释放新活力 推动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更加紧密
- 永赢基金:市场调整很大程度来自成长-价值板块估值与持仓分化较大 A股仍有较大长期投资价值
- 纽约州成美国首个限制加密货币开采州,针对离网式开采、旨在保护环境
- 阿里健康发布首份线上用药趋势白皮书:慢病用药复购用户数增187%
- 合并在即:以太坊合并/转向 PoS 后会发生什么?
- 民生加银基金评市场异动:海内外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致A股明显调整 行业关注“银房电建”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