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巩固经济恢复基础,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健康性
●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彭扬 多位专家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年会“宏观政策:积极应对多重冲击”分论坛上表示,专家增强从国内看,巩固近期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恢复企稳,经济基础金融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恢复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体系态势在持续,但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稳定 专家表示,性健从全球看,康性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超常宽松等问题引发金融隐忧,专家增强应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巩固稳定性和健康性,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经济基础金融 稳经济系列措施落地见效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恢复今年以来,体系经济发展虽然遇到一定冲击,稳定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性健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在持续。 这离不开一系列稳经济政策的支持。付凌晖说,面对疫情冲击、市场需求不足情况,各地区各部门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投资和消费增长。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卫东认为,我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稳经济系列措施在加快落地见效。“有效需求恢复的态势将日益明显,工业增长动力、投资信心将继续增强,经济回稳、向上态势将不断巩固。” 建立维护稳定的金融长效机制 “从国内看,近期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恢复企稳,积极因素累积增多,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但也要看到,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时期,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 宣昌能认为,加强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TLAC(总损失吸收能力)建设,保障其具有充足的损失吸收和资本重组能力,有助于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健康性,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应落实主体责任,国内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建立完善的TLAC内部管理机制,制订中长期TLAC达标规划,确保2025年和2028年起分别满足TLAC监管要求。同时,推进TLAC工具的外源补充。统筹规划资本工具、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的发行。”宣昌能说,人民银行将持续抓好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建立维护稳定的金融长效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LPR连续3个月按兵不动,多地房贷利率步入“3时代”
- 顺义一起聚集性疫情21人感染,北京发布8项防控措施
- 甘肃货运列车脱轨致3死事故原因查明,直接经济损失近800万
- 上海一企业员工哄抬价格被行政处罚
- 逸仙电商第三季度营收8.6亿元 净亏损同比收窄
- 全国17城首轮集中供地冷热分化,流拍率下降,国企“托底”作用突出
- 这家日本百年企业 数据造假40年!
- 印度电商价格战,iPhone 13最高打五折
- 买房门槛降至历史低点:超百城首付两成 多城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
- 北京:全力以赴做好顺义区疫情处置,北京农商银行要主动扛起主体责任
- 4月出口增长3.9% 专家预计5月增速大概率会有所回升
- 解放军卡-28反潜直升机再次现身台“西南空域”
- 对话作业帮李锡凌:会在学习硬件高投入,但不会再亏本
- 六大机构策略:3000点拉锯战打响 A股何时迎来探底反弹
- 过去一月市场“极限”调整,主动股票型基金仅两只赚钱,顶流蔡嵩松亏47%成混合基金最后一名
- 午评:指数围绕平盘线上下波动沪指险守3000点 造纸板块掀涨停潮
- 最高检张晓津:持续关注金融创新中的犯罪风险,及时清除披着金融创新外衣的“毒疮”
- “苹果或推出多屏版iPhone”上热搜 网友:逐渐安卓化
-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要掀起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的强大攻势
- 甘肃货运列车脱轨致3死事故原因查明,直接经济损失近800万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