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加息50个基点?第一家预计美联储加速加息的大行出现了!
华尔街见闻 “去年首家喊出加息75基点”的月加预计野村再度作出大胆预测,高通胀将迫使美联储3月加息50基点,息个息并预计利率峰值预期中值调升5.625%。基点 美国通胀“高烧”难退,第家大行加息预期再度狂飙,美联首家华尔街大行喊话“3月将加息50基点”。储加出现 周四,速加野村证券在最新的月加预计报告中指出,持续的息个息高通胀或迫使美联储采取更强硬的立场,预计3月加息50个基点,基点随后在5月和6月各加息25个基点,第家大行并将利率峰值预期中值调升至5.625%。美联 值提一提的储加出现是,野村在过去的速加一年中作出数次格外引人注目的预期,去年6月份,月加预计野村是第一家呼吁加息75个基点的大行,而美联储如其预期一致二十七年来首度一次加息75个基点;去年7月,野村作出加息100个基点的惊人预测,而这次就没那么准了,美联储继续加息75基点。 目前,美联储正在保持25个基点加息步伐和加速加息50个基点之间左右为难,野村又一次释放鹰派预期,喊话“加息50基点”。 高通胀或迫使美联储加速加息 野村分析师Aichi Amemiya在报告中指出,最近几个月的通胀可能已经停止放缓。尽管美联储在2月放缓加息步伐,但近期高通胀持续,再加上强劲的劳动力市场和宽松的金融条件,这表明: 1、商品通胀放缓可能是短暂的,美联储不太可能依赖这一点; 2、 潜在的通胀趋势可能正在重新加速,从而增加了紧缩不足的风险; 3、需要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来收紧金融条件。 因此,野村预计美联储在3月加速加息: 3月加息50个基点,5月和6月各加息25个基点,最终利率达到5.50-5.75%。此前预期为,3月加息25个基点,最终利率将达到4.75-5.00%; 对2024年3月首次降息的预期不变,缩表将持续到2024年3月。 虽然50个基点的加息听起来很激进,但野村认为,美联储需要更多加息来收紧金融状况和控制通胀。 在2月份的大部分时间里,市场加息预期持续走高,芝商所FedWatch工具显示,市场预测美联储3月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从1月前的0%升至30.6%。 利率峰值预期中值可能调升至5.625% 最近意外强劲的就业和通胀数据公布后,两名美联储官员均表示,可能有必要为降低通胀而更激进地加息,并且要让高利率保持一段时间。 今年拥有FOMC投票权的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表示,对3月加息25个基点或50个基点持“开放态度”,利率最终可能需要高于他在12月份认为足够的5.4%水平。 他指出,鉴于最近的数据中通货膨胀没有像预期那样消退,他可能需要上调自己对美联储未来加息的预期路径。这为野村在3月上调50个基点的呼吁提供支撑。 同时,2024年、即明年有FOMC会议投票权的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认为,美国通胀率仍然过高,美联储必须立刻压制住高通胀。要先看到需求出现下降趋势,然后美联储才会考虑调整政策。美国经济正在积蓄动能,应对通胀的冲击。 尽管博斯蒂克的发言较为鹰派,但其对利率峰值的预期并未改变,他仍认为需加息至5.00%-5.25%的区间,并且直到2024年都保持这一水平。 野村证券认为,美联储可能会将利率峰值预期中值上调至5.625%,其指出: 无论是加息50个基点,还是高于预期,关键是我们可能会在3月会议上看到鹰派情绪重新抬头。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最近发表
-
- 阅文集团11月22日斥507.79万港元回购20万股
- 优步跌近4% 发家史遭曝光 招揽政客干扰市场 涉法国总统马克龙
- 特斯拉德国工厂已成为柏林最大工业雇主,未来预计雇佣 1.2 万人
- 村镇银行“取现难”新进展!河南将对4家银行账外业务客户本金开展先行垫付
- NASA :到2030年,科学家可能将在月球生活
- 八大机构策略:市场加速调整静候突破行情 A股面临风险还是机遇?
- 最新!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同日发布重要公告
- 前海开源基金评市场调整:做多窗口并未结束,科技、消费仍将是市场主线
- 52款保险APP大测评:复旦大学报告指出用户隐私保护15大问题,中小寿险公司是重灾区
- 研究老将梁红离职高瓴,入职华泰证券,从中金研究掌门人到高瓴再到华泰,这一程将如何布局?
- 随机阅读
-
- 违规操作客户证券账户 平安证券辽宁分公司一员工收警示函
- 长城汽车王凤英:比亚迪在针对资本市场做战略,产品可以不挣钱,要的就是概念
- WPS文件被锁当事人:本地文件未被删除,WPS曾承认审核系统错判
- #河南对村镇银行客户开展先行垫付#登上热搜,网友:期待妥善解决!
- 高锂价“终结者”来了?上游玩家连续出手,厂商发话了
- 6月信贷结构明显改善,宽信用效应正在充分显现
- 上海居民亲述入湘经历:人在家中坐,健康码一天集齐红黄绿三色
- 冲上热搜!一度跌破3300点,为何今日回调?基金经理紧急解盘:获利盘兑现,该调仓吗?
- 高盛:微软成对冲基金最青睐的做多选择
- 9年前借了1800万至今没还?连续亏损的复旦复华卷入借款合同纠纷
- 首批中药ETF开售 有产品可股票认购 投资价值几何?
- 央行:2022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2万亿元
- 谷歌隐私沙盒将于2023年初登陆Android 13设备
- 日本修宪势力获超三分之二席位,外交部:希望日方认真汲取历史教训
- iQOO 10 Pro再爆新料:标配实色保护套 黑白质感不同
- 这些城市在拼命抢人,你去吗?
- 经济日报:破解“两难”促农民工就业
- 央行:上半年社融规模增量21万亿元,同比多3.2万亿元
- 方滨兴院士:我个人推崇“数据不动、程序动”,数据要素市场应交易使用权
- 患者减少收入下滑,疫情两年多来破产重整民营医院上百家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