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会一直存在 但苹果等大公司希望它从用户记忆里消失
新浪科技 郭晓光 你打开一个网站,密码在登录栏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直户记之后登录。存但从用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苹果这已经是公司个根深蒂固的动作。 但同时每年似乎都有类似的希望消失机构发出一条类似的新闻:“今年最常用密码榜单,位列第一的忆里依然是123456”——在TOP10中,永远是密码这几个简单常见的组合名列前茅。 数字化时代,人们从未如此需要密码,存但从用它涉及衣食住行的苹果方方面面,但又如此忽视它的公司重要性,总想用几个简单的希望消失数字就打发。 这种情况,忆里行业内的密码厂商当然已经注意到,也做出了相应的动作。苹果的“钥匙串”功能已经广为用户熟悉,此前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他们讲解过“iCloud钥匙串”,让用户在Safari浏览器上通过生物识别方式填写保存的密码。 在22年的WWDC大会,苹果将此技术进一步演进为“Passkeys(通行密钥)”:无需复杂的组合密码或验证码,用户仅指纹或刷脸即可完成相应网站或App的登录。 这是苹果期待的无密码技术,他们希望用户的账户永远安全,同时也希望(在理想状态下)用户永远也不需要去记录那些复杂的密码。 无密码技术背后,苹果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难得站在了一起。他们背后的则是一家名为FIDO(Fast IDentity Online,线上快速身份验证)技术联盟。在今年5月8日“世界密码日”上,几家科技巨头联合表示,他们将在未来一年内开始推出基于FIDO标准的技术。 FIDO的标准实际与和苹果推行无密码原理一致,只不过作为技术标准联盟,它可以让其他巨头的标准统一起来。 在统一规范下,不同厂商之间的只需一套加密方法即可实现登录。即“公钥+私钥”,前者存在于网络服务器上,在用户登录的过程中,服务器它会通过公钥来发出一个“盘问”,能回应的只有私钥,公钥收到回应后验证无误,登录完成。这种互相验证的方式避免了网站被攻击后隐患,即便不法分子获得成功,拿到的也只有公钥。 而私钥最明显的存在方式,就是密码,而苹果用指纹或面部解锁等方式取代它,作为更便捷的私钥。 虽然承诺“一年之内”但苹果的步伐明显更快。22年的WWDC大会上,苹果已经公布一些信息和技术路线,iOS 16和macOS Ventura更是成为了关键节点。 围绕这iOS 16,开发者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而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在秋iOS更新系统的时候应该也可以直接用到此功能。 对比之前,这次改变最大的地方也是用户最想看到的结果是跨平台的特性。因为是标准协议,所以Passeys在苹果自己生态中当然可以使用,但更重要的是它也可以跨平台存在。可以预期的未来是Phone用户,在Windows设备登录,用自己的手机扫二维码,之后通过Touch ID或Face ID就可以认证。 苹果设备跟Windows货Android设备对话,或许将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据我们了解,苹果也在推进跟FIDD联盟,以及其他合作伙伴,让通行密钥从一个平台迁移到另外一个平台;以及,在第三方应用上也可以使用。如果推行顺利,未来用户有无需记住密码,只要验证指纹或面容ID即可。 这是苹果公司对密码的研究。研究它如何存在,是为了思考如何让它消失。就像他们的产品往往只谈体验而不过多解释其实现原理,因为用户不需要去记住这些,只要使用就好。 未来这些改进,也让人对iOS和macOS Ventura等新系统有了更多期待。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元宇宙创新探索方阵正式成立暨《2022元宇宙产业图谱》发布
- 涉及三家信托,金地集团驳斥旗下公司非标融资展期谣言
- 内马尔转会案开庭,国际足联出台新规管理百亿美元转会市场
- 双汇发展:三季度净利13.35亿元 同比增45.81%
- 打新15只新股仅1股破发,林园透露“打新诀窍”
- 股指 中长期配置价值显现
- 又有券商申请基金托管牌照!年内已有5家申请,排队大军增至8家,为啥这么火?
- 三季报净利涨近三成,奥普特股价遭遇20CM跌停,板块调整“误伤”?
- 央行银保监会召开信贷工作座谈会 强调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
- 又要赚翻了!五大石油巨头三季度利润或超500亿美元
- 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正邦科技被供应商申请破产重整
- 股价大跌后,东方财富发布2022年三季报:第三季度业绩同比下降14.24%
- 家电龙头抢滩中东非!前十月家电业出口卡塔尔增速超10%
- 美指控两中国公民试图阻碍针对一中国电信企业的起诉,中方回应
- 居间人管理办法促进期货行业健康发展
- 基金增减仓:三季度冯明远、焦巍、金梓才都换了这些股
- 零跑汽车IPO:三年合计亏损约44.7亿元,卖一辆“亏”6.5万!资本还会为风口买单吗?
- 武汉一小区派发百万红包,律师:电梯广告收入归业主共有
- 银保监会: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整体收敛、金融体系总体稳健
- 日媒:日本出现30年来最大规模涨价潮 明年还将继续上涨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