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其一生研究变压器的朱英浩逝世,共和国今年已痛失25位院士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 据中国工程院网站消息,生研逝世士变压器制造专家、究变中国工程院院士、压器英浩沈阳工业大学教授朱英浩于2022年9月1日逝世。共和国今 朱英浩1929年出生于上海市,年已原籍浙江宁波,痛失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位院曾任沈阳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生研逝世士沈阳变压器研究所总工程师。究变 他长期从事变压器、压器英浩互感器新技术、共和国今新产品的年已研制与开发。多次主持和组织开发变压器、痛失互感器、位院调压器和电抗器等新产品;并多次主持起草与修制订多项变压器国家标准工作。生研逝世士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特邀专家参与了国内首条1000千伏变压器的研制并获得成功。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机械委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省市科技进步奖20余项。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江媒体早前报道提到,在变压器的领域中摸爬滚打,朱英浩的努力付出是毫不含糊的,而他所创造的成就,不仅是属于他的一生荣誉,更是造福于民、于国家的丰功伟绩。众所周知的新安江水电站,建成投产于1960年,这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行施工建造的大型水利发电站,被人们誉为“长江三峡的试验田”,该水电站的变压器设计者正是朱英浩。历经50年的风云变幻,新安江水电站的变压器设备在如今看来稍显落后,但仍然能够正常工作,这正是朱英浩创造的历史。 曾经,许多国内用户总是愿意选择国外的变压器,但朱英浩却用自己的行动与实力,向他们证明了,中国的技术,也一样有保证,而且还能做到更好。1978年前后,国家要发展两条50万伏电压线路,一是湖北至凤凰山,二是锦州到辽阳。由于其引进法国阿尔卑斯通的技术与东北已有的程式不符,朱英浩等科研人员一咬牙,当即决定自主研发。 半年里,朱英浩几乎每日往返于沈阳和锦州。那个时候,吃饭仍需使用粮票,也不会提供住宿安排,可朱英浩从不在乎这些。只有成功,才是他最为关切也最期盼的事。值得骄傲的是,50万伏的电压项目,朱英浩完成了。而国产变压器的设计和性能,也因此被认可。 再例如1985年9月,葛洲坝电厂需要一台500千伏360兆伏安的三相有载调压自耦变压器,并与朱英浩团队签订了正式技术协议。然而,由于不放心国内的生产水平,对方又在日本某工厂谈下一笔同样的订单,同时决定将日本的产品正式运行,国内的暂作备用。时间到了第二年6月,当朱英浩团队将变压器运至葛洲坝电厂进行调试且正式运行时,日本方仍杳无音信。后来,虽说日方产品造了出来,但在系统上试运行不到十分钟,变压器就被击穿了。 一次次的成功,是对朱英浩这一批科研人员能力的肯定,也预示着国内变压器的前景,更将迎来无限光明。在时代的更迭中,朱英浩不断拼搏奋斗,累积知识不停地推动变压器进步。朱英浩明白,要研发,还要创新,因此,他的步伐从未有过退却与停驻。他始终坚定信念,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而属于他的这一件,即是为研究变压器,倾其一生。 共和国今年已痛失25位两院院士。 1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无党派人士、精密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原机械工业部(局)科技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徐性初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1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研究员潘自强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1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冶学家、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戴永年在昆明逝世,享年92岁。 1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农业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朱兆良在南京逝世,享年90岁。 3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技术应用专家、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原研究员毛用泽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3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电磁场理论与天线技术专家、原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副所长陈敬熊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3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文圣常在青岛逝世,享年100岁。 3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动物营养学家张子仪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4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工专家、天津大学教授余国琮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4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焊接专家潘际銮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4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李三立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 5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庄巧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 5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动力学家、哈尔滨工业大学原校长黄文虎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6岁。 5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坦克车辆设计专家王哲荣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6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家、东华大学教授周勤之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 6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感光材料专家、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首席专家、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邹竞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 6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化学动力学家、矿床地球化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於崇文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6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半导体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梁骏吾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7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晶体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范海福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7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发光学家徐叙瑢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7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风景园林学家、风景园林教育家、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孟兆祯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7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教授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 7月2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物理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张兴钤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8月26日,生物医学工程学家(医学电子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王威琪,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内蒙古发放首批事业单位法人电子证书
- 西班牙通报第二例猴痘死亡病例,世卫组织:预计欧洲将出现更多相关死亡病例
- 韩财阀见拜登时承诺对美追加投资,韩媒兴奋:拜登连说10次谢谢
- 人民日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 欧美反垄断机构紧追不舍,美国科技巨头“腹背受敌”
- 江苏省泗阳县推行全域土地整治:告别看天吃饭 实现旱涝保收
- 暑期“王炸”来了?《独行月球》票房破4亿,救市也要救开心麻花
- 7月28日美股成交额前20:立法进展推动美股电动车与新能源板块普涨
- 2022年我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预计达2693亿元 产品品质问题系当下痛点
- 长城基金:当“重磅”成为往事,当市场在混沌中摸索前行
- 基金经理投资“秘籍”曝光 二季报“独门股”表现亮眼
- 北京7月29日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 晨讯科技11月23日斥214.64万港元回购651万股
- 美联储卡什卡里:未来的加息之路还很长
- 致命组合下的英国首相继任者之战
- 苹果官网优惠引发争议后,库克的回应来了!
- 监管、银保机构共议金融服务新市民:精准把握新市民需求 助力新市民融入城镇生活
- Futura Laboratories联名版Beats耳机亮相 这颜值怎么样
- 7月3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新增4例无症状感染者
- 中信证券回应研报质疑:已标注“01芯闻”来源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