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金融监管部门大调整,哪些和VC/PE行业相关?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金融监管议案,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部门按照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相关管理规定,大调将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管理的整和市场经营类机构剥离,相关国有金融资产划入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机构,行业相关由其根据国务院授权统一履行出资人职责。金融监管

02 改革有何深意?部门

根据公开资料梳理来看,我国金融监管的大调改革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下的混业监管(人民银行“大一统”时期)、二是整和市场经济逐步活跃后的分业监管(“一行三会”时期)、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下重回混业监管(金融委成立、行业相关“一行两会”时期)。金融监管

根据最新改革方案,部门银保监会将不再保留。大调这也意味着,整和历时5年的行业相关银保监会将不再保留,取而代之的是职能更丰富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那么,新组建的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与银保监会有什么不同?

一是将原银保监会所不具有的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纳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

二是建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过去分别由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承担的消费者保护职能,统一划归国家金融监管总局;

三是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是国家公务员编制,而原银保监会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有业内人士表示,银保监会此前也属于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职责范围和执法能力有限,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快速发展,原有的分业监管、聚焦银行与保险的定位已不符合需要,所以此次在银保监会的基础上组建金融监管总局,一方面加强监管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扩大监管对象的范围,将原属央行的金融控股平台监管职能划入,更能统一履行金融监管的责任。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银保监会的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符合目前监管趋势的主流。此举意在解决金融领域长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新版改革方案将金控集团的监管职责、消费者保护职责和证监会对投资者保护的职责均纳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范围,也体现了金融监管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决心,多头监管导致的职能模糊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媒体表示:“金融控股原来归人民银行监管,现在移交给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这意味着,不管是以金融主体发起的金融控股,还是以其他非金融主体发起的金融控股公司,都纳入到一个机构来进行监管,有助于实现监管行为的统一,避免监管套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另一个重要变化则是把行为监管集中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曾刚认为,这意味着行为监管得到了进一步的统一和强化,从而进一步提升金融监管的平衡性,审慎监管、行为监管“双峰制度”能够在新的金融监管体系内得到进一步强化。

“双峰监管”起源于英国,即金融监管的目标应当是“双峰”的:第一,以防范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为目标,实施审慎监管;第二,以促进市场行为规范、防止投机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为目标,实施行为监管。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表示,本次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之后,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峰”监管进一步显露端倪——人民银行主要负责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证监会负责资本市场监管,增加企业债券发行审核等职责。“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监管,有助于减少监管空白和监管交叉,落实好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剥离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职责,完善分支机构改革,有助于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他表示。

既然都是金融监管部门,为何证监会没有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指出,证券市场具有特殊性,其监管的市场主体并非只有金融机构,还有数量庞大的上市公司,相较银保监会主要监管金融机构,证监会监管的半径更大,不适合并入到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当中。

业内人士认为,证监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这意味着证监会的级别与话语权都将有所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将提高。一位接近地方监管的人士表示:“本次机构改革提高证监会级别并单独列出,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证券行业的重要性,体现了国家对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的重视。”

“这体现了国家对证券业的重视。国家未来的发展,科技创新很重要。科技创新需要金融的支持,主要是直接融资的支持。证券业是前期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的退出渠道,是链条中的重要一环。这在国外已经得到验证,形成了共识。”接近地方监管人士向媒体表示。

总体看,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设立可以更好地协调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关系,协调处理好行为监管、主体监管、功能监管和审慎监管。证监会的保留、优化,体现对“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重视。此番调整后,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将形成“一行一总局一会一局”(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外汇管理局)的架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