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信中国倒在“黎明”之前,宣布无法按期兑付唯一美元债
近两周来,黎明房地产重磅利好政策频发,德信倒“第二支箭”、中国债“金融16条”以及“银行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等新政出台后,前宣期兑业界普遍认为房企最严酷的布无“寒冬”已经过去,对于未出险的法按付优质房企来说,“黎明”即将到来。美元 不过,黎明在这个关键时刻,德信倒仍有房企选择不按期兑付境外美元债。中国债近日,前宣期兑浙系房企德信中国公告称,布无将对旗下12月到期的法按付唯一存续美元债进行交换要约。除该笔美元债外,美元德信中国境外再无其余存续债务。黎明 德信中国此举让部分业内人士感觉可惜,因为在此之前德信已经是较为积极还债的民营房企之一,一直按时兑付债务,未出现过境外债公开违约。 因此,有德信中国的美元债持有人质疑道:“此时选择不按期刚兑,将导致新增融资渠道彻底关闭,无法享受到‘第二支箭’金融支持政策的红利,目前暂无任何一家出现债务违约、展期的房地产企业出现在中债增进支持发债的清单上。” 根据德信中国公告,该公司将就至少3.13亿美元或现有票据未偿还本金额的90%开始交换要约。现有票据的交换要约于2022年11月18日开始,并将于2022年11月30日下午四时正(伦敦时间)届满,除非本公司另行延长或提早终止则另作别论。 从德信中国的角度来说,其今年前6个月的未经审核合约销售总额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55%,预计2023年房地产行业的市场状况仍将承压。德信中国方面表示,该交换要约若顺利完成,可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延长公司的债务期限及改善公司的现金流。倘若交换要约未能成功完成且公司无法延长现有票据的到期日,则公司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债务重组方式,包括根据重组支持协议(其形式载于本交换要约备忘录附录A)的条款诉诸安排计划以实现现有票据的重组。 尽管德信中国除了这笔3亿多美元的境外债务外,已无存续离岸债务,但是其境内债务压力仍然沉重。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于今年10月下旬曾将德信中国家族评级(CFR)从“Caa1”下调至“Caa2”,并将其高级无抵押评级从“Caa2”下调至“Caa3”,展望为负面。 穆迪称,截至2022年6月,德信中国106亿元人民币的无限制现金,加上经营性现金流,将不足以覆盖在此期间所有到期的债务,该公司在未来6-12个月内有相当规模的债务到期。 一位杭州房企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德信境外债将要违约对于浙江行业内人士来说并不意外,德信流动性危机出现已久,今年已经多次出售项目或退出项目股权。 为了缓解压力,德信曾不惜亏损千万卖项目。今年5月时,德信以4.54亿元的价格转让了项目公司杭州海衍科技有限公司54.54%股权,该项目位于杭州市滨江区,转让时建筑施工已完成,就出售事项对公司的财务影响,德信中国当时表示,参照股权转让协议项下的应付代价,及目标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的未经审核资产净值,公司预期将录得未经审核除税前亏损约1404万元。 “倒在‘黎明’前应该是无奈之举,这反映出部分民营房企的流动性危机仍未解除。”一家已出险千亿房企的内部人士对记者说道。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云南首富”兄弟被监视居住,千亿龙头市值蒸发226亿!公司紧急开会,多家顶级机构出席,凌晨2点还在发信息
- 贷后管理不善,多家银行因贷款用途收银保监罚单,来看名单
- 考研房价格暴涨,今年考生订房有多难?
- Needham:预计Wayfair Q4业绩好于预期 重申“买入”评级
- 14城住户存款余额超万亿 京沪超4万亿
- 浩欧博及其董事长等遭立案调查 公司自查称涉实控人资金占用事项
- 银行2023年“开门红”营销开启 发力存款业务和信贷投放
- SK旗下电池业务将募集最高10亿美元投资,或于2026年年底前上市
- 高风险区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表明社区传播已基本阻断
- 汇隆活塞过会!拟IPO募资约1.56亿元,主要客户包括中车集团、中国船舶、美国Cooper公司
- 早盘:美股涨跌不一 道指下跌130点
- 降库存,留住人:全国多市县发布就业买房补贴新政
- 交易商协会:“第二支箭”扩容首批民营房企落地
- Piper Sandler:维持百健“中性”评级 予目标价280美元
- 药明康德股价高台跳水,加仓的国寿承压,险资还持有哪些医药股?
- 北京顺义公布新增涉疫风险点位,涉酒店、超市、驾校等
- 上海通过住房租赁条例:二房东要开立租金监管专用账户
- 盛普股份2021年经营现金流转负,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超六成
- 孙宏斌等来了白武士
- 张珊珊发“委托律师声明”:所有媒体删除信息,公开致歉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