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股走出独立行情 风向要变?
来源:Wind资讯 6月14日,股走A股和港股扛住隔夜海外市场剧烈抛售的出独压力,双双大涨。立行截止到收盘,情风沪深三大指数翻红,向变上证指数大涨1.01%。股走两市共2026家公司股价上涨,出独涨停家数达到76家。立行 沪深两市6月14日成交额为1.1万亿元,情风比上一个交易日微增,向变交投活跃。股走 具体行业方面,出独汽车板块深V反弹,立行带动人气。情风资源板块方面,向变煤炭和油气全天保持强势。电力、房地产、养殖、石化、白酒板块也表现优异。 然而,6月14日盘面上最大的亮点是金融板块,券商、保险和银行板块崛起,尾盘大涨带动上证指数一路上行。中信建投、红塔证券、财达证券、等涨停。 个股方面,长安汽车获得最多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金额,成交额为74.88亿元,买入金额前5名买入总计约10.73亿元,占当天总成交金额14.32%。 另外,机构参与交易活跃的个股还有山东海化、中航电子、长城证券和华西能源,其中,长征证券龙虎榜前五大买卖营业部中有2家机构专用席位。 有趣的是,一向被认为“聪明钱”的北向资金,在本交易日似乎并没有展示其“聪明”之处。 Wind数据显示,北向资金日内跟随指数波动,日内先抑后扬呈V型走势。在早盘一度净卖出近30亿元后尾盘再度大幅进场抢筹,全天净买入39.4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36.38亿元;深股通净买入3.07亿元。 港股表现略逊于A股,但强于亚太地区其他市场指数。截止到6月14日收盘,收盘基本与上一个交易日持平,微跌0.06%。 // 海外市场余波未了 // 美股期货在6月14日大幅反弹,美债收益率多数下跌。欧洲市场6月14开盘也逆转了上一个交易日的跌势。 不过,短暂的情绪修复,并不意味着海外市场就此安稳了。 国信证券认为,美国5月CPI和PPI数据打破了市场通胀3月见顶的幻觉,令市场产生了一轮较为剧烈的重新定价。也基本确立了美国经济的滞胀格局。 华泰证券表示,美股依旧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该机构解释称,截至2021年底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近30万亿美元,5月份通胀数据续创近40年新高,利率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期向下,当前已处于极低水平。这意味着美联储和美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施展空间都极为有限,难以采取类似2008年次贷危机时期的宽货币、降利率等操作来支撑美股。美股上周继续重挫且盘面尚无企稳迹象,认为美股或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应注意提防其进一步下跌风险。 方正证券写道:战后至今美股标普500指数单次跌幅超过15%的共有19次,其中“经济下行+美联储加息+经济衰退”组合一共发生过6次,平均下跌时间是13.9个月,标普500指数平均跌幅为28%。到目前为止,过去18次美股大跌的低点还没有在加息周期中出现过。 该机构称,本轮美联储以及欧洲央行最终加息会加到多少,市场还没有共识。反映到资产表现方面,商品价格还在上涨,CPI、PPI等通胀指标突破了历史极值,这是市场面临的一个巨大不确定性。全球市场面临的另一个巨大不确定性,是美国经济“硬着陆”,即陷入衰退。 // A股的风险与机会 // 6月14日,一直被市场当做“牛市旗手”的券商大涨,给了市场更多的想象。风向真的变了吗? 事实上,A股当前面临的环境并不十分友好,外有通胀高企、流动性收紧的压力;内有疫情反复的困扰。但是自4月底以来,A股似乎开始对海外市场的剧烈波动免疫了,数次出现隔夜行情腥风血雨,A股雨霁天晴的独立行情。 对于A股未来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海外市场的影响,机构之间也没有共识。因此,关于A股的风险与机会,各家看法并不一致,但总体都偏谨慎。 一些机构认为,海外市场的剧烈波动会打断当前A股的反弹势头,但不影响中期走势。 安信证券研报称,近期美股的下跌正在对我国股市形成冲击,前期国内股市超跌反弹的趋势可能开始休整,市场调整的幅度主要与美股的走向有关,这一过程仍需观察。考虑到房地产领域减速的压力犹存、清零政策下消费倾向的温和回升、以及基建前高后低的表现,我们倾向于认为下半年经济增长的中枢可能处于偏低的水平,货币政策层面的宽松或许值得期待。 也有机构认为,A股短期反弹进入瓶颈期,但仍有机会,但中长期不确定性因素太多,难以判断。 首创证券研报认为,国内形势边际利好,国外偏利空,综合来看,股市短期偏震荡。不同于前期的一路上涨,近期A股已呈现震荡走势,短期内上涨可能将进入瓶颈期,需等待新的利好出现,国内稳增长落地的效果以及复工复产的持续性将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该机构认为,市场焦点仍在经济恢复的高度和节奏,这可能决定着短期反弹的高度。市场对美国通胀出现误判,见顶仍需更多的证据佐证。短期来看,建议仍然紧密跟踪几个市场主要矛盾的变化,把握短期可能反弹的节奏。中长期的一些主要担忧尚未明显解除,仍存一些变数,市场大幅上行的时点仍需观察。建议在谨慎乐观的基础上跟踪观望,灵活应对。 山西证券认为,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依旧突出,“结构性”滞胀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的突出特点。全球经济周期分化,但当前均面临“滞胀”压力,而国内政策更关注“滞”,欧美国家更关注“胀”,后续须重点关注国内经济拐点信号以及海外紧缩环境中的流动性风险。 往后看,此轮反弹行情基本告一段落,基本面、交易面的边际改善均难以支撑A股进一步上行反转,后市将在震荡中演绎结构性行情,重点把握以下两点:一是,“胀”延续叠加稳增长逻辑中有望受益的行业,包括紧供给的中上游行业及高景气的新基建。二是,“滞”修复叠加政策助力之下有望边际改善的消费。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信利国际11月22日斥资1349.07万港元回购1000万股
-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胡亮、唐宏、严肃、陶虎生决定逮捕
- 俄乌冲突“世界冲击波”之经济篇——西方制裁殃及全球 世界经济风险重重
- 美国取消售台M109A6是为了卖更贵的新火炮
-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肖星:再保险要坚守本源 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 北京昨日新增本土感染者“35+11”
- 超越苹果,沙特阿美再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
- 罗永浩否认“行业冥灯”:缺乏逻辑支撑,只是时间上巧合
- 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暂停营业
- 摇摇欲坠的堕胎权:美国最高法院加剧民众撕裂,激起社会矛盾
- 国常会: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 稳住经济大盘
- 国内最大光刻胶企业晶瑞电材要来新三板:去年净利润5445万元
- 我国首条跨海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福州、厦门两地将实现“一小时生活圈”
- 四部门部署降成本重点工作 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有效支持
- OPPO ColorOS适配Android 13!首批升级机型公布
- 祸事缠身的*ST紫晶暴跌近1倍,多家PE/VC被“闷杀”
- 如何理解LV这张足球史上最伟大照片
- 快讯:油气股开盘走强 贝肯能源拉升封板
- 美国科技股遭抛售 苹果不再是全球市值最高企业
- 商务部: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
- 搜索
-